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1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的性质、节奏和内容,知道歌曲的名称,引发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
2、幼儿在创设的雪景中,体验冬天雪化的美。
活动设计思路: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尽可能从幼儿的兴趣点着手。虽然下雪的场景幼儿很少有机会看到,对下雪没有直观的经验,但在主题活动“冬天不怕冷”中发现和了解到孩子们对下雪充满着幻想和期待。于是我选取了《雪花飘》这一内容。以满足了幼儿对雪的兴趣点和好奇心。
这次活动是第一教时,我把重点放在欣赏歌曲上,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与节奏,并遵循着“小班幼儿学习以具体形象为特点”的原则,在情境中学习为主,特意在教室的环境创设采用师生共同创设雪景作为开始,让幼儿充满着冬日的气息中与环境产生互动,从而为理解歌曲内容服务,通过在情景中学习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为第二教时学唱歌曲打下基础。
在教学的过程中,以音乐为手段,我们通过每个环节,循序渐进发展孩子的音乐智能的同时,也促进了其他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身体智能等)的发展,激发他们亲近自然的情感,意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活动准备:
1、幼儿在“冬天不怕冷”主题活动中观看一过雪景并对雪有了初步感知的经验
2、雪景中的房子、树
3、幼儿的圆舞伴
4、师生共同制作的雪花
活动过程:一、开始(发展孩子的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语言智能、身体智能)
1、幼儿边念语言节奏边进活动室:宝宝们!冬天到了,你们怕不怕冷啊?(不怕)那跟妈妈一块去玩了。
xx|xx|xx|
(师幼)冬天到北风吹好宝宝
xx|xxx:||
不怕冷下雪喽
师生共同洒雪,提问:
师:雪花美吗?
幼儿:美
师回应:那妈妈带你们去玩雪好吗?
幼儿:好
师:要求我们要跟着音乐有节奏的玩。
妈妈带着宝宝进行有节奏的练习,踩雪、扫雪、堆雪的动作练习。
2、语言节奏游戏:(节奏、语言、观察)的智能
师:找个位子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师:我的宝宝们真能干,可是客人老师没有看清楚我们在干什么呀!老师把他拍成了照片,我们和舞板宝宝一起告诉客人老师好吗?
1、请出舞板宝宝,小床铺好。
2、请出小指挥
3、问幼儿:耳朵听谁?眼睛看哪里?小手拍哪里?
幼儿:(小指挥)(眼睛看图片)(小手拍舞板)
xxxx|xxxx|xxxx|
(小)他在干啥(宝宝)他在洒雪(大家)他在洒雪
一次幼儿回答三个内容。
根据幼儿回答的情况预设:客人老师说:返回第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在干什么?我不明白,能不能在告诉老师
幼儿再次回答(他在洒雪)
师:哦这回客人老师明白了。原来你们在洒雪。
3、练声
看看我是谁呀?(老师扮演雪花)
小雪花:(小朋友你好)
幼儿:(小雪花你好)
你们能用好听的声音来和我打招呼吗?
第一遍老师要求:1、能听着琴声用好听的声音和我打招呼。
2、小录音机准备,我看看谁的录音机充电充得满满的。
3、老师检查幼儿的坐姿
1=c、d、e12|34|5——|54|32|1-|
(雪花)小朋|友-|好-(幼)小雪|花你|好-|
12|34|5—|54|32|1--|
冬天|下小|雪-(幼)飘呀|飘呀|飘
12|34|5—|54|32|1--|
冬天|下大|雪-(幼)飘飘|飘飘|飘
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幼儿声音不好听、或没有唱起来
老师回应:再次提出要求
第二遍要求:我喜欢讲礼貌的孩子,看看谁最棒能和我小雪花打招呼,而且声音又好听。
二、基本
(一)、感受音乐的节奏
(1)、我的宝宝真有礼貌,能用好听的声音和小雪花打招呼,小雪花也带来了礼物,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你们想听吗?听听这个音乐你感觉是怎样的?欣赏音乐《小雪花》
师:真好听,你感觉怎样?
幼儿:(是慢慢地、很好听、很美的音乐)
师回应:(对呀,好听的音乐是柔柔的、慢慢的)和舒服得,你们小耳朵真棒!
(2)、这么好听的音乐,我看见某某小朋友小手都想拍起来了,
师:那我们一起给这么好听的音乐拍手好吗?
幼儿:(好的)
师回应:小手准备,我们跟着音乐来拍手。
(3)、师:想想除了拍手,我们还可以拍身体哪里呀!
幼儿:(拍头、拍脸、拍肩、拍脚)
师回应:那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拍拍自己喜欢的地方?(幼儿再次欣赏,并为歌曲拍出节奏)
(二)、感受理解歌词
(1)、知道歌曲的名称
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不但是好听的音乐还是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听听歌里唱了谁呀?老师清唱歌曲
师:你们听见歌里唱了谁呀?
幼儿:(小雪花)
师回应:对呀歌曲有个好听的名字就叫《小雪花》,出示ppt并认字小雪花。老师指读幼儿练习歌曲名字小雪花。
(2)、师:那你还听见小雪花在干什么呢?
幼儿:(飘、不见了等等)
师回应:你们小耳朵这么灵,那我们再来听一听音乐,边听音乐边看图片(结合ppt、音乐)再次欣赏歌曲
老师提问1、你听见了什么?欣赏一反应分析反应一幼儿:(飘在天上)师:(雪花飘在天上象什么?)幼儿:(象花)老师回应1、幼儿练习(飘在天上象朵花)
2、那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雪花吧?
3、空间智能我们这边、那边都是天空,小雪花飘到空的地方去才能看得清楚。幼儿表演老师观察幼儿的动作并表扬个别孩子的方向感,花做得很美。这里的天空小雪花飘得真美,看它们变得花有高、有底、还有左边、右边美丽极了。而且我看得很清楚。2、你还听见了什么?我们再来听听吧?欣赏二反应分析反应二幼儿:(雪花不见了)幼儿:融化了融化就是没有了,不见了。老师回应为什么不见了,哪里去了。
什么是融化?
师生互动,老师我们宝宝说得对吗?给我们鼓掌吧!
再反过来问:融化了还有吗?
……此处隐藏7919个字……体,感知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布置一些圆形的物品。
2、圆形纸一张,圆形物品若干(如镜子、瓶盖、铃鼓、盘子)。
3、幻灯片,每桌一只箱子,箱子里有各种不同的圆形物品,操作纸若干、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圆形物品。
师:(用神秘的口气加眼神)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箱子的玩具,请你们每人拿一件在桌上玩一下,说说它是什么?
幼:我拿的镜子,
幼:我拿的铃鼓,
幼:我拿的盘子……
师: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物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幼:他们都是圆圆的。(引出圆形这一话题。)
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提问:它像什么?
幼:它像盘子,
幼:它像太阳,
幼:它像……
二、感知圆形的特征
师:请小朋友自选圆形物品,沿着物品的表面和边缘触摸,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幼:平平的,
幼:圆圆的,
幼:边缘是光滑的,
幼:没有棱角……(幼儿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鼓励幼儿说出在家里或者在其他地方见到的圆形物品)
幼:碗、盆,球、掉灯……
三、观察幻灯片《杂技表演》
师:说一说,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幼 :奇奇、乐乐、欢欢、小熊。
幼:他们在玩杂技。
师:想一想,圆圈能翻跟头,为什么方圈不能呢?
幼:方圈不光,它有角翻不过去。(引导幼儿说)
师:看一看,独轮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
幼:圆形的,(幼儿一起说)
幼:还有球,呼啦圈,滚圈,盘子
四、做圆形标记
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四周打好圆形的小孔),指导幼儿沿小孔撕成圆形,然后请幼儿在圆形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或作一个标记,做完后把它贴到自己的物品上作为标志。
五、寻找圆形物品
引导幼儿寻找活动室里的圆形物品,要求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我发现: 是圆形的”。并把他们有规律的摆放到数学活动区。
活动延伸:
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圆形的纸,启发孩子在圆形上面添加几笔后变成另一个图案(如太阳,苹果),鼓励他画的越多越好。
幼儿园教案13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三段式的音乐结构,根据音乐结构初步掌握固定的动作模式。
2、学习集体舞,在固定的动作模式中准确地交换舞伴,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了解幼儿对集体舞的经验:邀请舞的经验、面向圆心,背向圆心的经验。
2、手腕花2种颜色个10只:单色垫子10张;各种小动物挂饰10个。
活动过程:
一、邀请游戏
1、学习有节奏的魔法语词“走一走,走走走,找到一个好朋友,你好,你好,握手吧准备出发!”
策略一:言语默记
策略二:动作记忆
2、倾听音乐,通过语词和动作的帮助感受并初步熟悉音乐的结构。
3、强调舞伴间的交流,通过“握握手”传递让所有的幼儿参与游戏,用肢体动作感受音乐。
二、换垫子游戏
1、教师示范依次换垫子的方法
指导要点一:“第一个朋友”和“下一个朋友”
指导要点二:一次只能换一张垫子
2、个别幼儿游戏
如果每一个垫子前都有朋友,能不能玩得起来?
3、幼儿分两批上来游戏,体验依次换垫子的乐趣。
指导其他的小朋友用有节奏的情景动作为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加油!
三、换朋友游戏
1、用幼儿代替“垫子”的位置玩双圈游戏
指导要点一:里圈小朋友明确位置不动、外圈明确运动方向。
指导要点二:注意与对面朋友的交流
2、开放“你好,你好”引导幼儿根据头饰创造性地表现各种小动物的动作。
3、根据幼儿情况迁移已有的学习经验,适当增加双圈集体舞的难度。(依据幼儿的情况调整)
4、完整游戏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随音乐出场,告别!
幼儿园教案14美丽的小鱼
活动名称:艺术——小班美术“美丽的小鱼”设计意图:美术绘画《美丽的小鱼》以游戏的形式深受孩子的喜欢,非常富有时代气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体现艺术、社会的有机整合”成为了我设计的主导思想,以期通过活动,让孩子们达到在提高绘画水平的同时又能发展孩子的社会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充分体验绘画的乐趣,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审美、创造能力。
3.引导幼儿在认识红色、黄色、绿色的基础上,继续练习涂染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自制课件一个、磁带、幼儿绘画工具、美人鱼头饰。
2.知识准备:认识红绿黄色。
3.重点分析:引导幼儿选择适当的色彩描绘小鱼,鼓励大胆有力的顺着一个方向涂色。
难点分析:添画水草、水泡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变变变”,教师带上头饰变成美人鱼。
2.美人鱼讲故事,放课件。“我们来帮美人鱼的忙好吗?”
二、展开:
1.提问:美人鱼是怎样帮助小鱼穿衣服的?教师示范,幼儿观察。教师范画涂色,“大海是什么颜色?”用蓝色画弯弯的水波纹,用绿色画水草,高高兴兴吹着泡泡,什么形状?
2.小朋友我们就来帮助美人鱼给小鱼穿上美丽的衣服,画好后我们把它们放进大海里,请小朋友在筐里每人选两条小鱼开始吧。
3.放音乐,幼儿设计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延伸活动
1. 展览作品讲评:
(1)幼儿:你最喜欢哪一条?
(2)教师:干净、色彩
2.环保教育:
定期给小鱼换水,不往海里扔垃圾,让水生动物健康快乐的长大好不好?
幼儿园教案15教学活动
游戏一:美丽的纽扣
教学目的:
1、幼儿尝试用简单的语句描述纽扣的外形特点及其功能。(可以从纽扣颜色、形状等进行描述)
2、幼儿之间相互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1、各种纽扣、投影仪
2、幼儿事先和家长收集并认识纽扣。
教学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纽扣。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带来的纽扣的外形特征及其功能。
3、老师出示和幼儿不同的纽扣,向幼儿介绍。
4、对纽扣进一步认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