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案

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5-04-03 16:30:44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的性质、节奏和内容,知道歌曲的名称,引发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

2、幼儿在创设的雪景中,体验冬天雪化的美。

活动设计思路: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尽可能从幼儿的兴趣点着手。虽然下雪的场景幼儿很少有机会看到,对下雪没有直观的经验,但在主题活动“冬天不怕冷”中发现和了解到孩子们对下雪充满着幻想和期待。于是我选取了《雪花飘》这一内容。以满足了幼儿对雪的兴趣点和好奇心。

这次活动是第一教时,我把重点放在欣赏歌曲上,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与节奏,并遵循着“小班幼儿学习以具体形象为特点”的原则,在情境中学习为主,特意在教室的环境创设采用师生共同创设雪景作为开始,让幼儿充满着冬日的气息中与环境产生互动,从而为理解歌曲内容服务,通过在情景中学习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为第二教时学唱歌曲打下基础。

在教学的过程中,以音乐为手段,我们通过每个环节,循序渐进发展孩子的音乐智能的同时,也促进了其他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身体智能等)的发展,激发他们亲近自然的情感,意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活动准备:

1、幼儿在“冬天不怕冷”主题活动中观看一过雪景并对雪有了初步感知的经验

2、雪景中的房子、树

3、幼儿的圆舞伴

4、师生共同制作的雪花

活动过程:一、开始(发展孩子的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语言智能、身体智能)

1、幼儿边念语言节奏边进活动室:宝宝们!冬天到了,你们怕不怕冷啊?(不怕)那跟妈妈一块去玩了。

xx|xx|xx|

(师幼)冬天到北风吹好宝宝

xx|xxx:||

不怕冷下雪喽

师生共同洒雪,提问:

师:雪花美吗?

幼儿:美

师回应:那妈妈带你们去玩雪好吗?

幼儿:好

师:要求我们要跟着音乐有节奏的玩。

妈妈带着宝宝进行有节奏的练习,踩雪、扫雪、堆雪的动作练习。

2、语言节奏游戏:(节奏、语言、观察)的智能

师:找个位子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师:我的宝宝们真能干,可是客人老师没有看清楚我们在干什么呀!老师把他拍成了照片,我们和舞板宝宝一起告诉客人老师好吗?

1、请出舞板宝宝,小床铺好。

2、请出小指挥

3、问幼儿:耳朵听谁?眼睛看哪里?小手拍哪里?

幼儿:(小指挥)(眼睛看图片)(小手拍舞板)

xxxx|xxxx|xxxx|

(小)他在干啥(宝宝)他在洒雪(大家)他在洒雪

一次幼儿回答三个内容。

根据幼儿回答的情况预设:客人老师说:返回第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在干什么?我不明白,能不能在告诉老师

幼儿再次回答(他在洒雪)

师:哦这回客人老师明白了。原来你们在洒雪。

3、练声

看看我是谁呀?(老师扮演雪花)

小雪花:(小朋友你好)

幼儿:(小雪花你好)

你们能用好听的声音来和我打招呼吗?

第一遍老师要求:1、能听着琴声用好听的声音和我打招呼。

2、小录音机准备,我看看谁的录音机充电充得满满的。

3、老师检查幼儿的坐姿

1=c、d、e12|34|5——|54|32|1-|

(雪花)小朋|友-|好-(幼)小雪|花你|好-|

12|34|5—|54|32|1--|

冬天|下小|雪-(幼)飘呀|飘呀|飘

12|34|5—|54|32|1--|

冬天|下大|雪-(幼)飘飘|飘飘|飘

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幼儿声音不好听、或没有唱起来

老师回应:再次提出要求

第二遍要求:我喜欢讲礼貌的孩子,看看谁最棒能和我小雪花打招呼,而且声音又好听。

二、基本

(一)、感受音乐的节奏

(1)、我的宝宝真有礼貌,能用好听的声音和小雪花打招呼,小雪花也带来了礼物,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你们想听吗?听听这个音乐你感觉是怎样的?欣赏音乐《小雪花》

师:真好听,你感觉怎样?

幼儿:(是慢慢地、很好听、很美的音乐)

师回应:(对呀,好听的音乐是柔柔的、慢慢的)和舒服得,你们小耳朵真棒!

(2)、这么好听的音乐,我看见某某小朋友小手都想拍起来了,

师:那我们一起给这么好听的音乐拍手好吗?

幼儿:(好的)

师回应:小手准备,我们跟着音乐来拍手。

(3)、师:想想除了拍手,我们还可以拍身体哪里呀!

幼儿:(拍头、拍脸、拍肩、拍脚)

师回应:那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拍拍自己喜欢的地方?(幼儿再次欣赏,并为歌曲拍出节奏)

(二)、感受理解歌词

(1)、知道歌曲的名称

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不但是好听的音乐还是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听听歌里唱了谁呀?老师清唱歌曲

师:你们听见歌里唱了谁呀?

幼儿:(小雪花)

师回应:对呀歌曲有个好听的名字就叫《小雪花》,出示ppt并认字小雪花。老师指读幼儿练习歌曲名字小雪花。

(2)、师:那你还听见小雪花在干什么呢?

幼儿:(飘、不见了等等)

师回应:你们小耳朵这么灵,那我们再来听一听音乐,边听音乐边看图片(结合ppt、音乐)再次欣赏歌曲

老师提问1、你听见了什么?欣赏一反应分析反应一幼儿:(飘在天上)师:(雪花飘在天上象什么?)幼儿:(象花)老师回应1、幼儿练习(飘在天上象朵花)

2、那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雪花吧?

3、空间智能我们这边、那边都是天空,小雪花飘到空的地方去才能看得清楚。幼儿表演老师观察幼儿的动作并表扬个别孩子的方向感,花做得很美。这里的天空小雪花飘得真美,看它们变得花有高、有底、还有左边、右边美丽极了。而且我看得很清楚。2、你还听见了什么?我们再来听听吧?欣赏二反应分析反应二幼儿:(雪花不见了)幼儿:融化了融化就是没有了,不见了。老师回应为什么不见了,哪里去了。

什么是融化?

师生互动,老师我们宝宝说得对吗?给我们鼓掌吧!

再反过来问:融化了还有吗?

……此处隐藏7919个字……体,感知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布置一些圆形的物品。

2、圆形纸一张,圆形物品若干(如镜子、瓶盖、铃鼓、盘子)。

3、幻灯片,每桌一只箱子,箱子里有各种不同的圆形物品,操作纸若干、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圆形物品。

师:(用神秘的口气加眼神)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箱子的玩具,请你们每人拿一件在桌上玩一下,说说它是什么?

幼:我拿的镜子,

幼:我拿的铃鼓,

幼:我拿的盘子……

师: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物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幼:他们都是圆圆的。(引出圆形这一话题。)

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提问:它像什么?

幼:它像盘子,

幼:它像太阳,

幼:它像……

二、感知圆形的特征

师:请小朋友自选圆形物品,沿着物品的表面和边缘触摸,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幼:平平的,

幼:圆圆的,

幼:边缘是光滑的,

幼:没有棱角……(幼儿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鼓励幼儿说出在家里或者在其他地方见到的圆形物品)

幼:碗、盆,球、掉灯……

三、观察幻灯片《杂技表演》

师:说一说,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幼 :奇奇、乐乐、欢欢、小熊。

幼:他们在玩杂技。

师:想一想,圆圈能翻跟头,为什么方圈不能呢?

幼:方圈不光,它有角翻不过去。(引导幼儿说)

师:看一看,独轮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

幼:圆形的,(幼儿一起说)

幼:还有球,呼啦圈,滚圈,盘子

四、做圆形标记

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四周打好圆形的小孔),指导幼儿沿小孔撕成圆形,然后请幼儿在圆形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或作一个标记,做完后把它贴到自己的物品上作为标志。

五、寻找圆形物品

引导幼儿寻找活动室里的圆形物品,要求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我发现: 是圆形的”。并把他们有规律的摆放到数学活动区。

活动延伸:

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圆形的纸,启发孩子在圆形上面添加几笔后变成另一个图案(如太阳,苹果),鼓励他画的越多越好。

幼儿园教案13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三段式的音乐结构,根据音乐结构初步掌握固定的动作模式。

2、学习集体舞,在固定的动作模式中准确地交换舞伴,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了解幼儿对集体舞的经验:邀请舞的经验、面向圆心,背向圆心的经验。

2、手腕花2种颜色个10只:单色垫子10张;各种小动物挂饰10个。

活动过程:

一、邀请游戏

1、学习有节奏的魔法语词“走一走,走走走,找到一个好朋友,你好,你好,握手吧准备出发!”

策略一:言语默记

策略二:动作记忆

2、倾听音乐,通过语词和动作的帮助感受并初步熟悉音乐的结构。

3、强调舞伴间的交流,通过“握握手”传递让所有的幼儿参与游戏,用肢体动作感受音乐。

二、换垫子游戏

1、教师示范依次换垫子的方法

指导要点一:“第一个朋友”和“下一个朋友”

指导要点二:一次只能换一张垫子

2、个别幼儿游戏

如果每一个垫子前都有朋友,能不能玩得起来?

3、幼儿分两批上来游戏,体验依次换垫子的乐趣。

指导其他的小朋友用有节奏的情景动作为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加油!

三、换朋友游戏

1、用幼儿代替“垫子”的位置玩双圈游戏

指导要点一:里圈小朋友明确位置不动、外圈明确运动方向。

指导要点二:注意与对面朋友的交流

2、开放“你好,你好”引导幼儿根据头饰创造性地表现各种小动物的动作。

3、根据幼儿情况迁移已有的学习经验,适当增加双圈集体舞的难度。(依据幼儿的情况调整)

4、完整游戏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随音乐出场,告别!

幼儿园教案14

美丽的小鱼

活动名称:艺术——小班美术“美丽的小鱼”设计意图:美术绘画《美丽的小鱼》以游戏的形式深受孩子的喜欢,非常富有时代气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体现艺术、社会的有机整合”成为了我设计的主导思想,以期通过活动,让孩子们达到在提高绘画水平的同时又能发展孩子的社会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充分体验绘画的乐趣,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审美、创造能力。

3.引导幼儿在认识红色、黄色、绿色的基础上,继续练习涂染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自制课件一个、磁带、幼儿绘画工具、美人鱼头饰。

2.知识准备:认识红绿黄色。

3.重点分析:引导幼儿选择适当的色彩描绘小鱼,鼓励大胆有力的顺着一个方向涂色。

难点分析:添画水草、水泡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变变变”,教师带上头饰变成美人鱼。

2.美人鱼讲故事,放课件。“我们来帮美人鱼的忙好吗?”

二、展开:

1.提问:美人鱼是怎样帮助小鱼穿衣服的?教师示范,幼儿观察。教师范画涂色,“大海是什么颜色?”用蓝色画弯弯的水波纹,用绿色画水草,高高兴兴吹着泡泡,什么形状?

2.小朋友我们就来帮助美人鱼给小鱼穿上美丽的衣服,画好后我们把它们放进大海里,请小朋友在筐里每人选两条小鱼开始吧。

3.放音乐,幼儿设计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延伸活动

1. 展览作品讲评:

(1)幼儿:你最喜欢哪一条?

(2)教师:干净、色彩

2.环保教育:

定期给小鱼换水,不往海里扔垃圾,让水生动物健康快乐的长大好不好?

幼儿园教案15

教学活动

游戏一:美丽的纽扣

教学目的:

1、幼儿尝试用简单的语句描述纽扣的外形特点及其功能。(可以从纽扣颜色、形状等进行描述)

2、幼儿之间相互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1、各种纽扣、投影仪

2、幼儿事先和家长收集并认识纽扣。

教学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纽扣。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带来的纽扣的外形特征及其功能。

3、老师出示和幼儿不同的纽扣,向幼儿介绍。

4、对纽扣进一步认识。

《幼儿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