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案

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5-04-03 16:31:06
幼儿园教案(15篇)

幼儿园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教案1

一、活动目标

(一)在互相比较的过程中,关注自己与他人身体的异同。

(二)初步了解尺和秤的使用方法,感知数字大小与高矮轻重的关系。

(三)快速积极思考,尝试使用各种方法获胜。

二、活动准备物质准备:

木制长桌子2张、ppt、称、尺子三、活动过程:

(一)比较的游戏1.师:我们今天来比赛,比比你们的身体,身体可以比什么?高和……?

还能比什么?胖和……?或者可以说是重和……?

你们已经把今天比赛的项目都猜出来了,我们今天一共有四项比赛,分别是高矮重轻。

(二)比赛规则:

规则一,每一项比赛每一组只能派一名选手来参赛。

规则二,比赛的选手必须是你们组里的人自己商量选举出来的,不是我选的,也不是他自己说的算的,是组里都同意的,明白了吗?就这两个比赛规则,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了吗?

(三)身体的比较

1.出示ppt(高)比谁高

师:商量一下,看谁上来比高?你们商量一下!为什么派他?告诉我该怎么比高?

(幼儿背靠背比高,选出最高者)

2.谁能更高师:这样比没有什么意思,今天所有的比赛,老师允许你们赖皮。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比他更高?

3.测量高度师:请一个工具我们判断谁获胜了。(出示卷尺)

4.关于长短,尺子能告诉我们一个更准确的答案。

5.出示ppt(矮)比谁更矮

师:这次商量一下比矮你们选谁,怎么样能变得比别更矮。给你们两分钟时间。

(幼儿尝试并进行比赛)

6.出示ppt(重)谁更重师:该怎么比重呢?

(第一遍尝试,幼儿站上去比赛)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重呢?

(第二遍可以带上物品去称重)

7.秤可以告诉我们一个物体具体有多重。

8.谁更轻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在秤上"变轻"呢?

9.可以使自己的重量转移到其他地方去来让秤上的数字变小。

(三)还能怎么比

幼儿园教案2

教学目的:

身体谐调能力培养,体验飘逸

探索、发现:皱纸(绸带)表现的可能性,“画”图形

动手:自制彩带

学习民间锣鼓点和中国午蹈

教学准备:

彩色皱纸若干、竹筷、音带等

教学过程:

——律动,跑园场,并手做各种动作(如高举双手等)。做扭秧歌练习

注意挥动大臂并与脚谐调。赏试大跳动作(秧歌午步),双臂高举及走三跳一。

——每人拿一条彩纸。讨论可以怎样挥舞,如果加一个小棍效果会怎样。动手操作。

a 把彩纸剪成彩带。

b 每人一根棍子想办法把彩带贴上。

——每人一或两根彩带,赏试在空中挥午可画出多少种图形。

——请学员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大家用动作模仿。

——加身体动作,手脚配合,并跑跳,把绸带和舞步结合。

——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即兴伴奏,从自由跳舞到由学员领着跳。

——用音乐伴奏(“豆叶黄”河北吹歌) ,先由教师带领跳:跑园场、原位挥动彩带、 画大园(左、右)、扭秧歌(大挥臂)、在中位画蛇形、跳跃等等。

——换“放风筝”歌曲,该曲四段歌词,分三组各设计自己的午蹈,要求设计四种组合,每一段歌一组动作。

——各组表演。

提示: 这是一个综合课例,包括手工、动作、午蹈、奏乐、即兴、创编、画符号,还是本民族音乐、午蹈的学习和体验的内容。

对不同年令学生,主要是动作难度、组合的增减,对幼儿园可以不要求舞姿,只要动作谐调,绸带略短一些能挥午起来即可。

幼儿园教案3

一、目标:

1、会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蔬菜。

2、认识蔬菜的名称。3、喜欢和同伴根据蔬菜的颜色学习创编儿歌。

二、准备:

1、西红柿 小青菜、茄子、萝卜等实物。

2、油画棒 未涂色的蔬菜图片若干张。

3、纸合一个。

三、过程:

1、引起兴趣,导入活动。

星期天,老师买了一些蔬菜来招待小4班的小朋友人,这些蔬菜都藏在盒子里。请小朋友猜猜盒子里有哪些蔬菜?幼儿猜蔬菜的名称。刚才小朋友说了许多蔬菜的名称。老师请小朋友摸一摸盒子里到底还有哪些蔬菜?

2、幼儿感知蔬菜,并说出它们的颜色。

幼儿分别拿出蔬菜,说出蔬菜名称。把这些蔬菜宝宝说给好朋友听一听。幼儿互相交流。老师带来了几种蔬菜宝宝?有四种蔬菜宝宝。这四种蔬菜宝宝颜色一样吗?不一样。幼儿分别说出蔬菜的颜色。老师出示实物,请幼儿分别说出他们的颜色。西红柿是红颜色,青菜是绿色。茄子是紫色,萝卜是白色。老师把这些蔬菜宝宝说一句好听的儿歌。

3、创编儿歌。

(1)、老师边编儿歌边出示图片。西红柿红又红,茄子紫又紫。

(2)、请幼儿创编萝卜和青菜的儿歌。萝卜白又白,青菜绿又绿。

(3)、集体朗诵儿歌一次。

(4)、请个别幼儿朗诵。

四、幼儿练习

1、幼儿练习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给蔬菜宝宝穿衣服。

2、老师巡回指导

幼儿园教案4

活动名称:绘画活动——手指开花

年龄段:托班下学期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师幼点花的对比观察,引导幼儿发现手指要先蘸颜料才能点出花。

2,尝试手指蘸颜料点花,体验手指点画的乐趣。

经验准备:整洁卫生和绘画常规做简单的铺垫材料准备:红色颜料、树妈妈画纸、花树范画、桌布、抹布活动重点:发现手指要先蘸颜料才能点出花。

活动难点:花开在树妈妈的枝头上。

活动过程:

一、范画导入

1,小朋友,看李老师手里是什么?

幼:花师:对,树妈妈枝头上开满了花宝宝。

2,花宝宝是什么颜色?

幼:红色的师总结:小朋友非常棒!红色的花宝宝。

二、师幼示范画引入:花宝宝是李老师用神奇的手指开出来的,我一点他就开。

1,师操作:现在我要做实验了,(操作:先蘸颜料,然后点到树枝上)这里开、这里开。

过渡句:小朋友的手指是不是也能开出小花呢 ……此处隐藏3956个字……乐:扫雪

5、有趣的冰与雪

6、制作:雪娃娃

7、音乐:小雪花

8、剪纸:雪花

9、故事:冬天的小路

10、冬天的穿戴(区域中创设服装店、提供绘画用具及义务轮廓图样,幼儿边装饰边进行买卖游戏等)

(1)谈话:冬天穿的衣服

(2)装饰衣服

(3)分类排序:冬天的帽子

(4)装饰:口罩

(5)绘画:小鸡的围巾

二、动物过冬

1故事:鹦鹉的脚爪

2、绘画:熊

3、儿歌:雪地里的小画家

4、绘画:企鹅

5、欣赏散文:冬天是什么?

6、谈话:动物怎样过冬?

三、冬天不怕冷(背景音乐“健康歌”及区域中的一些运动类玩具等。区域中准备绘画材料、干枯树枝、蜡烛、棉花等若干用以制作腊梅花等用具)

1、谈话:不怕冷的树和花

2、绘画:松树

3、颜料画:水仙花

4、谈话:冬天不怕冷

5、装饰:手套

6、故事:不怕冷的大衣

7、育活动:动动我们的身体

8、个别:保护皮肤

9、制做新年礼物:温暖的冬天(引出新年小主题)

幼儿园教案14

活动目标:

1、练习五指较灵活地抓起、放下豆子,锻炼五指的力量和灵活性。

2、学习跟随儿歌做动作,体验语言游戏的乐趣。

3、学习朝一定方向跑,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呼啦圈一个,小碗若干,豆子若干,小勺若干。

2、小动物盒5个,小鱼胸饰若干,太阳伞。

活动过程:

一、亲亲热热:

1、接待:老师和宝宝及家长交流问候,表示欢迎。

2、点名游戏:网小鱼

老师:“各位家长、宝宝,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加活动,我是xx老师。”向宝宝挥手说:“宝宝好!请家长握住宝宝的小手挥一挥,也向老师打个招呼。”

老师:“xx老师很想来认识一下每个宝宝,我们一起来做个网小鱼的游戏吧。”

介绍游戏玩法:

出示呼啦圈:“看,这是我的鱼网。”说完边走边唱《网小鱼》,唱到最后一句时用鱼网套住宝宝,请宝宝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并由家长帮助宝宝介绍自己的名字“我叫xxx。”最后带领大家一起拍手说:“欢迎你,xxx。”

集体游戏《网小鱼》,直到每个宝宝都被介绍到。

二、做做玩玩:

1、老师演示游戏玩法:

老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老师端起小碗轻轻摇摇,让宝宝听到声响,引起宝宝的注意,然后倾斜小碗给宝宝看,并说:“豆子,豆子。”

2、老师示范抓豆子。

3、发小碗,要求宝宝拿到碗后说“谢谢!”

4、宝宝练习抓豆子。

家长和老师引导宝宝左右手都试一试。

提示家长: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五指的力量和灵活性,培养宝宝做事的耐心。

5、出示小动物盒子:宝宝看,谁来了?xxx肚子饿了,想吃豆豆。

引导宝宝用勺勺豆子喂给小动物吃。

三、说说唱唱:

1、老师儿歌表演

出示小鱼:小鱼游来啦!边说便把小鱼贴到自己的衣服上:“小鱼要来给我们表演节目,拍手欢迎。”

老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河里小鱼游啊游,(双手手心相对合拢,左右摆动)

摇摇尾巴点点头,(动作同第一句)

一会儿上,(双手上举,挥动手掌)

一会儿下,(双手放腿两侧,抖动手掌)

好像快乐的小朋友。(拍手)

2、引导宝宝学做“小鱼游”。

第一遍请家长握住宝宝的手腕带宝宝一起学做动作。

老师、家长、宝宝一起边念边表演2—3遍。

宝宝和老师到中间表演。

提示家长:简短的语言游戏可以增进宝宝的语言能力,在与宝宝一起游戏时要用夸张的语调和动作来激发宝宝的游戏兴趣。

四、开开心心:

1、老师捏住一个夹子做“小鱼游”状:“看小鱼游来了,哎呀!小鱼说好饿呀,我们来请小鱼吃东西吧。”

2、老师、家长和宝宝围太阳伞外围坐下,老师示范夹夹子。出示放有夹子的箩筐:“还有许多小鱼没东西吃呢!宝宝也来请他们吃一点吧!

3、宝宝在家长的帮助下让小鱼吃东西。(将夹子夹到太阳伞上)

4、夹好后请家长拉起太阳伞的边缘慢慢抖动,老师说:“哎呀!小鱼要跑掉了,赶快抓住它。边说边示范用手捏住夹子尾端用力拉下夹子放进箩筐。

5、家长带宝宝数数抓到的小鱼,用拥抱或亲吻奖励宝宝。

五、蹦蹦跳跳:

老师:小鱼们,来,我们一起游到大河里去吧。带领宝宝从场地一端跑到另一端。

老师:渔民伯伯来网鱼啦,我们快跑。请家长带领宝宝跑步从太阳伞下钻过。

提示家长:跑的时候不要太快,注意避让其他人,保证宝宝的安全。

幼儿园教案1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探索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学习自制传话筒,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声音的录音;铃鼓、锣、三角铁、尺子、皮筋、塑料袋、筷子、吉他等;纸杯、棉线、透明胶带。

【活动过程】

1、播放各种声音的录音,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2、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使物体发出声音。

(1)提供各种物体,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些东西不动时,它能发出声音吗?”“你能用什么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呢?”

(2)幼儿实验,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小结:这些物体不动时,都不能发声。当对它进行敲、拍、吹、拨时就能发出声音了。

3、幼儿再次实验,探索和感受物体发声时产生的振动。

(1)教师:“现在请你想办法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同时请你用眼睛去看一看,用手去摸一摸,然后告诉大家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2)鼓励幼儿操作,师生共同交流分享新的发现。

小结:我们发现的这些跳动的、晃动的、发麻的现象和感觉都是因为这些东西发生了振动。所以,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都发生了振动。

4、教师做实验,让幼儿了解声音与震动的关系。教师和幼儿共同得出结论: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5、出示玩具传声筒,引出游戏“悄悄对你说”:

(1)教师和幼儿通过传声筒说悄悄话,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展示传声筒的制作方法。

(3)幼儿自由结伴制作传声筒,教师巡回指导。

6、幼儿玩游戏“悄悄对你说”,鼓励幼儿用自制传声筒对同伴说一句甜蜜的话。

【活动延伸】

给幼儿提供材料,尝试用不同的纸盒制作传声筒。

《幼儿园教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