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
1、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2、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变形的人
西班牙著名艺术家毕加索创作了许多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幼儿园的孩子该怎么去欣赏、思考、体会作品的内涵从而发掘自身艺术天赋呢?幼儿教师在丰富自己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年龄和欣赏层次的特点创设以下活动,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艺术美感,尊重每个孩子对艺术的感受,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并捕捉艺术作品中的光点,对于作品中的一些艺术表现手法,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并掌握,并提供实践的机会。本活动在孩子对色彩、线条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欣赏《三个音乐家》这幅作品,让幼儿了解并学习夸张、变形的艺术方法,体会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大胆想象,创造变形人,用艺术的形式反映孩子对自己,对社会的认识。
活动准备(材料的场地安排)
1、材料准备:
第一组:作品《三个音乐家》一幅,电视机一台,视频展示台一台,儿童刊物一份;
第二组:25cm 25cm钉板及彩色皮筋4套,磁性可变脸谱4套,各形状彩色积木4筐,不同形状的百色纸板(三角形、方形、梯形、不规则形)6张,大小、色彩不同的纸片6小筐,胶棒6支,地毯2块;
第三组:纤化纸18张,油画棒6盒,水粉颜料(红、黄、蓝、绿、黑)6个调色盘,大小号不同的水粉笔6套(每套3支),水盆6个,抹布6块,各色日本彩纸若干,剪刀6把,胶棒6支,小筐6个。
2、场地安排:
材料及代号:钉板①;彩色皮筋②;可变脸谱③;彩色积木④;不同形状的白纸板⑤;大小不同的彩纸片⑥(筐内加胶棒)以下代号代表材料。
欣赏:
1、操作活动《有趣的变形人》:
请幼儿进入地毯①,每人选择一种游戏形式,创作《变形人》。幼儿可趴,可坐,可跪于地毯上,寻找自己最舒适的姿态予以创作,教师陪伴幼儿创作,不予评价,创作好的幼儿便集中坐在地毯①上(时间约五分钟)。
2、欣赏作品《三个音乐家》:
教师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西班牙一位著名画家的作品,这位画家的名字叫毕加索。(教师打开视频展示台,作品便放大于电视屏幕上,师生共同欣赏)
(1)“你看到了什么?”
“毕加索画的人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人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引出夸张,变形的艺术方法,请幼儿在画面上自由寻找哪些地方用到了变形。
(2)了解变形的方法,感受变形后的视觉效果;
“这幅作品中用到了哪些线条?”
“作品中用得最多是什么形状?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大量的方形,让人感觉硬、重、素、痛苦……)
(3)体会变形产生的艺术效果。
“毕加索用了大量的方形来表现人物,你感觉这三个人的生活会是怎样的?”(穷苦,悲惨……)
“你觉得他们会在哪儿演奏乐曲呢?”
(4)总体体会作品的内涵:
“这幅作品运用了哪些颜色?”
“你觉得用得最多的是什么颜色?”(黄色)
“黄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安静、象金子,………)
“毕加索用变形的方法,用大量的方形来画人,又用了很多的黄颜色,你觉得这幅作品要告诉人们什么呢?
(5)教师小结:其实毕加索的每幅作品都需要我们细心地,耐心地去欣赏,去思考,而且每一次欣赏的时候都会有新的,不同的感觉。
(6)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给作品取名字。
创作:
1、介绍夸张变形的艺术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师请幼儿欣赏幼儿刊物上的一幅作品(以弧线为主,用圆形表现人物,让幼儿知道在我们的周围也有变形的方法,并感受此种风格的变形。
2、大胆想象,创作变形人
幼儿用不同的材料予以创作
(1)用油画棒在纤化纸上画变形人;
(2)用水粉颜料在纤化纸上画变形人;
(3)用彩纸在纤化纸上剪贴变形人。
孩子们对线条、形状、色彩的感受,加深了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让幼儿体会到画面人物生活的痛苦、悲惨以及假装的幽默;强烈的色彩让幼儿体会到作者心中对光明、幸福地渴望。孩子在给作品取名字时说出了《毕加索的乐队》、《三个悲惨的音乐家》等较有水准的名字,对作品中变形的艺术手法,兴趣强烈,并体会到了变形所带来的不同艺术效果,创作欲望强,作品有特色,反映个性,体现了较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艺术的感悟能力。
1、孩子给自己的作品添加背景色彩,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冷色或暖色,运用谐调或对比的方法使自己的作品完整。
2、孩子讲述自己的作品,描述作品中人物的生存环境,心理状态等,体现幼儿对自己,对社会的认识。
活动反思:
一般幼儿在绘画人物时,大多数幼儿只会画正面的人物,不同姿势的人基本上都不会画,这方面很薄弱,针对幼儿的特务,我们设计了这节让幼儿摆人物不同姿势的造型。让他们在认识了解了人物的不同部位,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粘贴、拼装、组合的技能。
这节活动形式比较多,先让幼儿观察不同姿势,后模仿,再让幼儿摆放的同时,共同找出存在的问题,在整个活动中我们时时体现以幼儿为中心,引导他们去充分发挥想象,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幼儿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
活动环节设计紧凑、巧妙,动静交替,形式多,幼儿比较感兴趣,重点、难点突出,幼儿基本上都掌握,并且操作性强,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地进行摆放,幼儿摆放的姿势比较多,对于交代的要求基本上都能做到,每个幼儿都很快完成了一幅作品,最后添画时,有些幼儿想象很丰富,还给画面装饰、美化。
小百科:变形,是指改变原来的形态。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2一、设计依据
《纲要》中指出5至6岁的幼儿知识经验相对丰富。他们获取知识、动手的欲望比较强烈。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各种美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想。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进身心发展。我们班幼儿有画线描画的经验,但不能很好的去设计,因此,我根据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从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尝试设计线描画为目的,从而设 ……此处隐藏12097个字……用累加组合的剪纸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1)共同讨论制作方法。
师:我们的小舞台要上演童话剧《三只蝴蝶》,我们已经做了一些背景,画了一些美丽的花。今天我们再用累加的方法做些花,把背景布置得丰富些,好吗?你们想做什么样的花呢?
幼:菊花、荷花、蝴蝶花、梅花……
师:我这儿有一些梅花,我们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一层花瓣是红色的,第二层是粉红色的,还有花蕊。
师:我们怎么来做这朵花呢?两层花瓣一样大吗?
幼:先折剪出第一层梅花花瓣,再剪出第二层花瓣。
幼:最下面的最大,中间的小一些……还要剪出花蕊,然后把它们贴在一起。还可以剪些小花纹装饰花瓣。
(2)尝试制作。
师:我们可以用折剪的方法和画轮廓剪的方法来做花,在使用材料时要注意:大的花瓣和花纹用大的纸,小的花瓣和花纹用小的纸,剪下的碎纸要放到空盘子里,我们要像库淑兰奶奶一样学会节约。
(幼儿制作并将作品布置在《三只蝴蝶》的背景图上)
4.师幼共同布置作品并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你最喜欢哪一朵?它哪里最漂亮?
幼:荷花很漂亮,它的花瓣一层一层的,每一层的颜色都不同。
幼:鸡冠花很好看,它的花蕊有很多形状。
师:累加剪纸的方法不仅可以做花,还可以表现很多其他的东西,以后我们再来试一试。
活动分析:
剪纸活动是一个系列活动。该活动是为小舞台表演《三只蝴蝶》制作背景而进行的。在前期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幼儿感受库淑兰剪纸的特点,引导幼儿欣赏优秀的剪纸作品,感受和理解剪纸艺术的美。在活动中,教师不仅让幼儿欣赏作品的内容、画面布局,还鼓励他们大胆讲述自己的理解,引导他们讨论剪纸方法,感受色彩、图形变化带来的美感,知道什么是累加剪纸,并比较它和镂空剪纸有何不同,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 剪纸活动不仅是技能的练习,也是对幼儿的一种文化熏陶,对幼儿生活观念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活动中关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形成一定的环保意识,等等。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5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艺术,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汉族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它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丰富多彩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这一文化瑰宝,我设计的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中国结》。
活动目标:
1、欣赏中国结的美,感受中国结丰富多彩的变化,萌发民族自豪感。
2、愿意和同伴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中国结和美感的体验。
3、学习编简单图案,享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欣赏中国结的美,感受中国结丰富多彩的变化难点:引导幼儿萌发民族自豪感活动准备:
幼儿知识能力的准备:对中国结意义的简单了解环境布置的准备:收集各种中国结悬挂起,布置成一个展览厅活动材料的准备:每位幼儿一段40厘米长的红绳 中国结实物若干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欣赏各种各样的中国结
1、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幼儿参观中国馆。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中国馆。这里有许多美丽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编制的,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让我们大声说出它的名字:"中国结"2、引导幼儿欣赏中国结,感受中国结丰富多彩的变化。
来,让我们逐一欣赏美丽的中国结:中国结有双线、纽扣、琵琶、团锦、十字、吉祥、万字、盘长、藻井、双联、蝴蝶等结式。这是方胜结代表的意思是一路平安、这是如意结代表的意思是事事如意……
二、分享、交流自己喜欢的中国结,感受中国结的美
1、刚才我们参观了中国馆,看到各种各样的中国结,你们喜欢中国结吗?现在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你能记住的多少种中国结?
2、你看到了什么形状的中国结,它是什么颜色的?
3、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喜欢它什么地方?
4、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中国结?你觉得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小结:中国结不仅造型优美、色彩多样,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这些,例如"吉庆有余"、"福寿双全"、"双喜临门"、"吉祥如意"、"一路顺风"与中国结组配,都表示热烈浓郁的美好祝福,是赞颂以及传达衷心至诚的祈求和心愿的佳作。
三、学习编制简单的中国结,体验成功的喜悦
1、我们今天欣赏了这么多的中国结,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
2、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线向逆时针方向绕个圈,压、挑、压,往下穿出中心压住,顺时针4次,逆时针5次,绕好拉紧整理。
3、展示自己制做的中国结延伸活动今天我们参观了中国馆了,欣赏了许许多多美丽的中国结,知道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艺术品,它美丽神奇,丰富多样,蕴涵着美好的意义。在民族文化共享的今天,中国结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深受大家的喜爱,国内国外都有它的影迹,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中现在让我们把亲手制作的中国结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们。
活动反思: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态度的独特方式。为了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本节课我利用导游的身份带幼儿参观中国馆,让幼儿欣赏各式各样美丽的中国结,让幼儿知道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艺术品,它美丽神奇,丰富多样,蕴涵着美好的意义。现在谈谈自己的感受:
1、充分激发幼儿表达、表现的兴趣。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幼儿参观中国馆,充分的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
2、整个活动真挚、感人,情感目标达成度高我把这种感受融入到我的活动中,孩子们也受到了感染,通过很巧妙地将创设情景"到电视台录制节目"到幼儿体验故事角色,在故事情节变化中情感得到升华。
3、活动环节清晰、顺畅整个活动共分三个环节:情景导入--欣赏各种各样的中国结,--分享、交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中国结,感受中国结的美,学习编制简单的中国结--体验成功的喜悦;延伸活动--进一步认识中国结,萌发民族自豪感。活动环节清晰、紧凑且层层递进,幼儿很快被带入到活动中来,活动的兴趣高。
有待改进的地方:
1、制作中国结有一定难度,有些幼儿不能独立完成,需要教师的帮助,才能完成作品。
2、让幼儿从欣赏美丽的中国结上升到萌发民族自豪感需要教师的提示。没有很好地潜移默化渗透进入。
文档为doc格式